首页

万万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3 14:20:52 作者:激发夜间经济活力 北京妙应寺白塔将定期点亮 浏览量:45180

  中新网南宁3月28日电(韦佳秀 陈沿佑)3月28日,在广西南宁市人文纪念园花坛葬区,伴随着悠扬的芦笙演奏声,家属将盛放逝者骨灰的可降解环保骨灰坛,庄重安放在花坛葬区的花丛中,让亲人“回归自然”。

图为第十二届广西节地生态葬活动暨南宁市人文纪念园花坛葬公益活动现场。陈沿佑 摄

  当天,第十二届广西节地生态葬活动暨南宁市人文纪念园花坛葬公益活动在南宁举行。活动共安葬逝者遗灰80具,发放奖补6.4万元。

  今年53岁的李江宁也在随行的家属队伍中,他告诉记者:“从大自然中来,再回到大自然中去,对于逝去的亲人来说是入土为安最好的方式,是一个人走向人生尽头时最好的归宿。”

  南宁市民刘建宁有同样的想法。送别了母亲之后,刘建宁说:“选择用这种从简、环保的方式让母亲融入大地、归于自然,家中无论长者还是小辈都很支持。”

  近年来,花坛葬、树葬、草坪葬、骨灰深埋、崖坡葬等多样化的节地生态葬方式渐成殡葬新风向,广西殡葬移风易俗成效逐步显现,“回归自然”的绿色殡葬观念渐入人心。

  截至目前,南宁市人文纪念园马岭公墓花坛葬区共安葬逝者遗骨629具,共发放生态奖补43.36万元。此次活动是南宁市连续第十二年举办集中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已集中安葬逝者骨灰共计2391具,对参与集中安葬活动逝者家属每具给予800元奖励,共发放奖补资金190多万元。

  据介绍,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还推出了网络祭扫、代客祭扫、远程告别等在线服务项目。南宁市殡葬服务管理处主任胡鑫宁称,近年来,在线服务项目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代替传统的烧香、烧纸钱和蜡烛等,这类便捷、时尚、环保的服务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完)

【编辑:孙静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花中君子”争艳南京春兰精品展

北京7月12日电  7月12日为国际防治沙尘暴日。世界气象组织当日发布有关沙尘暴发生率及其对社会影响的年度报告,称2023年全球平均地表浮尘浓度略低于2022年。

江西瑞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清扫钳一把、尖嘴钳一把、水平尺一把、300毫米活动扳手一把……”十月的第一天,苏凯龙布置完当天的工作任务后,便来到了工具间,核对应急抢修工具和材料。“一旦突发应急情况,应急工具包就尤为重要,节前我们已经组织过清点和准备,但我还是想自己核对一遍。”作为工区工长,苏凯龙面对重要的工作时总要自己过一遍才放心。

最新中国青少年SSES发展水平报告在沪“出炉”

杭州人赵家芬就是观展后,加入“百万收藏”计划的捐赠者之一。看到自己捐赠的一块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西湖牌”手表,静静地与其他“同龄人”躺在橱窗里,她感慨万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非常珍爱这块手表,留在博物馆中与大家分享,能让它重新绽放闪耀光芒”。

渣打集团2023年对中国相关投资效益显著

“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同步培养传承发展非遗技艺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等,我们希望,以市场手段赋能非遗传承,让这些老手艺‘活’起来,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带动就近就业。”高冬昱说。(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